星级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学校名称: ******学院
专业名称: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专业负责人: 吕 楠
填报日期: 2024年9月27日
目 录
******学校概况和自评工作情况
******学校概况
******学校星级专业评估工作措施
(三)专业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二、专业概况
(一)指导思想
(二)专业定位
(三)培养目标
三、分项自评
(一)定量评价
1.培养目标
2.培养规格
3.课程体系
4.师资队伍
5.教学基本条件
6.专业建设成效
(二)定性评价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实践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强化
(二)改进措施
1.工作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2.校企合作需进一步深化
3.教学团队需进一步加强
五、自评结果
(一)定量结论
(二)定性结论
******学校概况和自评工作情况
******学校概况
******学院系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省级示范校,辽宁省兴辽卓越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地处沈北新区虎石台开发区,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839万元,生均设备值1.4万元,生均图书61.3册,现有教职工330余名,高级职称占比33.7%,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占比66.3%;全日制在校生6000名,******学校毕业生年度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学校开设市政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城市建设行业相关的21个专业,2021年获批建设智能建造等4个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形成“绿色建造技术驱动,群链互通”的专业群建设格局;2019年市政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3个专业获批“教育部骨干专业”建有4个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生态节能实训楼荣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省级科普基地。
——人才培养理念:面向智能建造、建筑节能“两能”需求,坚持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推动职业技能层面“通用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知识”和职业素养层面“公民素养—通用职业素养—专业职业素养”3层逐级递进,培养建设行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办学定位: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建设 “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省内知名、行业认可”的兴辽卓越高职院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住建部批准为“建设行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 1+X建筑信息模型(BIM)等2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先进工作单位等称号。《“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强化有效供给”的建筑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高职院校书证融通制度改革与实践》等成果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
******集团)和市政工程技术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国内产生良好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星级专业评估工作措施
******学校成立了由徐长伟******学院负责人构成的专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星级专业评估工作。
******学校专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参评院部评估负责******学校星级专业评估分工和材料清单,逐项分解评估任务, 分阶段督促检查完成情况,全面推进全院星级评估专业自评工作。
(三)专业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星级评估工作是在院长陈越的统筹安排下,由专业教研室主任吕楠、专业带头人张海文、副院长钟伟、院党总支书记刘明国和副书记王琛等一起完成,其中定性材料的撰写分别由吕楠、张海文完成,定量材料的汇总由郎艳、张明、安一宁、张海文、吕楠共同完成。自评工作中,北京兴电国际等10家专业核心合作企业深度参与。
二、专业概况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围绕建筑城市建设行业的需******学院 ******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依据。
(二)专业定位
************学校定位,明确专业定位,实施三融三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居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及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分项自评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对照《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评估实施方案》定量评价指标中的 23 个二级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中的 5 个一级指标进行了分项自评,总体评价结果为5星。具体自评结果如下:
(一)定量评价
1.培养目标
1.1 培养目标的制定
******委员会”全体委员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居产业链环节的特点,同时结合建筑智能企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在每年5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修订工作。
1.2 培养目标的执行
专业教师都熟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走访企业,实习生和毕业生情况,了解企业职业岗位设置******委员会并邀请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招生宣传,入学教育让学生熟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开课前,任课教师从专业培养目标分析讲解细化到具体课程教学目标;在学生技能大赛以及专业各项活动中,专业教师也会渗透专业的培养目标。
1.3 培养目标的达成
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数据,用人单位的走访,本专业不断完善跟踪评价机制,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开展了2022-2024届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活动,通过调查结果统计,毕业生对本专业满意率为96.12%、96.89%和97.10%,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分别为95.21%、96.35%和96.67%。
近三年毕业生人数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通过麦可思调查数据反映,用人单位对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力、素质、知识的需求程度与人才培养定位的匹配度均相对较高。
2.培养规格
2.1 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 1~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 1~2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以上素质要求体现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公民素养要求和专业职业素养要求中。
2.2 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4)熟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5)掌握建筑构造及 BIM 的基本知识;
(6)了解建筑智能化工程在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及专业发展趋势;
(7)掌握建筑智能化及电气工程合同、招投标和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
(8)掌握建筑智能化及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工艺布置知识;
(9)具备建筑智能化及电气工程相应的设计计算、施工图识读及设计等知识;(10)掌握编制建筑智能化及电气安装工程预算,以及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的知识;
(11)熟悉相关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应用的知识;
(12)掌握建筑智能化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及建筑电气工程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及控制等知识。
以上知识要求体现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用知识要求和专业知识要求中。
2.3 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信息技术应用及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4)具有借助外文工具书阅读专业技术资料能力;
(5)具有工程制图与识图的能力;
(6)具有建筑智能化设备与产品的选型等能力;
(7)具有建筑智能化工程预算与招投标能力;
(8)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供配电与照明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能力;
(9)具有编制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10)具有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维等能力;(11)具有收集、编制、整理工程资料的能力;
(12)具有劳动组织与专业协调能力。
以上能力要求体现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要求通用职业素养要求中。
3.课程体系
3.1 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党史国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技术、高等数学、公共外语、健康教育、美育课程、职业素养等列入必修课或选修课。
(二)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
电子技术应用、PLC控制器应用、物联网与单片机技术应用、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控制器与组态技术应用、建筑电气控制工程、建筑电气识图与绘图、电气安全工程、BIM技术应用。
(2)专业核心课
建筑安全防范工程、建筑设备监控技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预算、建筑电气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
(3)专业拓展课
建筑供配电工程、工程测量、建筑电气照明工程、水暖识图、法律法规、机电安装工程新技术、电气工程项目管理。
(4)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气控制柜安装配线实训、建筑电气识图与绘图实训、建筑电气照明工程实训、BIM技术应用实训、岗位实习、毕业论文答辩。
3.2 学时安排
(1)总学时:总学时 2752。
(2)公共课学时:公共课学时903,占总学时32.83%。
(3)实践性教学学时:实践性教学学时1399,理论学时:1353。
(4)岗位实习情况 :岗位实习19周。
(5)各类选修课学时:各类选修课学时 305,占总学时 11.08%。
4.师资队伍
4.1 队伍结构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集团理事1人,辽宁省综合评标专家1人,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近70%,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近78%,双师素质教师比100%。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人。专任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4.2 专任教师
******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要求,落实教师每年至少 2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的企业实践制度,制定了专业《教师进驻企业教师工作站考核管理办法》,组织教师联合上海鑫诚安等多家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团队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功能,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专业课程基本都已完成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开展规模化、系列化的教师综合教学竞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从2015到2024年本专业教师全部完成一体化项目课程改革,全员通过课改验收,并有15门课程已经实施。从2017年开始,专业开始推动“学习型课堂”改革,2019年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专业充分发挥班导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与成才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班导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开展电子DIY、E栈电气、BIM等专业社团等特色专业社团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素养。
近些年,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本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生产项目及开发专利研究 7项:
(1)《变电站电缆沟支架上预埋件的设计》获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成果奖一等奖;
******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用于管材快速切割的高精度飞锯机,已经成功申请专利,并且在2021年投入到实际生产实践当中,并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3)主持课题“高职楼宇智能化专业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与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等10项、编写出版教材16本、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1篇、比赛获奖16余项。
部分教师科研成果 |
|
企业合作生产项目 |
1.与企业合作开展的《高精度智能冷铣切控制系统》项目获沈阳市教科工委2021年“双服务”重点项目 |
2.******有限公司合作的《变电站电缆沟支架上预埋件的设计》获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成果奖一等奖 |
|
3.******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工矿产品采购合同课题 |
|
4.******有限公司合作完成活套采购合同课题 |
|
5.******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脑飞锯采购合同课题 |
|
编写出版教材 |
1.计算机基础实例教程 |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种篇 |
|
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案例教程 |
|
4.电工技能实训 |
|
5.电机与拖动基础 |
|
6.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西门子) |
|
7.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
|
8.安全防范系统施工与维护 |
|
9.工程建设法规 |
|
10.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
|
11.建筑设备工程实训指导书汇编 |
|
12.计算机应用技术强化实训 |
|
13.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安全防范系统安装调试实训指导书 |
|
14.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实训指导书 |
|
15.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实训指导书 |
|
16.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照明工程实训指导书 |
|
完成课题 |
1.强化“典型岗位”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研究“(获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
2.关于构建强化”典型岗位“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研究 |
|
3.高职楼宇智能化专业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与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获课题研究奖二等奖) |
|
4.科研课题“高职楼宇智能化专业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
|
******集团式“订单培养模式研究” |
|
6.高职楼宇智能化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
|
7.科研规划项目“高职院校“双师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 |
|
发表论文 |
SCI论文《Research on Automatic Recognition Method of Artificial Ground Target Based on Improved HED》 |
1.《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
2.《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研究》 |
|
3.《高职院校建筑设备类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
|
******学院华润班为例》 |
|
5.《提升办学理念 深化省级示范校建设工作》 |
|
6.《建筑智能化下楼宇自控系统的运营与维护》 |
|
******消防安全中的应用》 |
|
8.《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问题实证研究》 |
|
9.《智慧交通发展研究》 |
|
10《建筑强电弱电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
|
申请专利 |
1.《一种电子技术试验箱》 |
2.《一种用于列间空调的电气控制装置》 |
|
3.《一种高层建筑安防检测装置》 |
|
4.《一种电气控制柜的保护装置》 |
|
5.《一种便于安装的商场安防报警装置》 |
|
比赛获奖 |
1.“松大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说专业竞赛二等奖 |
2.实训基地规划建设一等奖 |
|
3.辽宁省第十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 |
|
4.2013年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中期高等教育研究优秀学术成果荣获一等奖 |
|
5.第一届微课大赛三等奖 |
|
6.第四届建筑设备类专业说专业竞赛三等奖 |
|
7.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智能楼宇管理员赛项学生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 |
|
8.2020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 |
|
9.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优秀奖 |
|
10.2021******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指导教师 |
|
11.2021******大学生创新创业二等奖指导教师 |
|
12.辽宁省第二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教师组“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大赛二等奖 |
|
13.2016年第三届高职高专院校建筑设备类专业技能竞赛(亚龙杯-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大赛学生二等奖指导教师 |
|
14. 2023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
|
15. 2024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选拔赛智能楼宇管理员三等奖 |
|
16.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智能楼宇管理员赛项学生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 |
4.3 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张海文老师,硕士******集团理事,辽宁省综合评标专家。
专业带头人情况 |
|||||
姓名 |
******学校 |
学位 |
职称 |
职业资格 |
获奖情况 |
张海文 |
******大学 计算机专业 硕士学位 |
硕士 |
教授 |
1. 辽宁省教学名师 |
1. 一级建造继续教育讲师 |
2.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
2.全国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 |
||||
3. 辽宁省综合评标专家 |
3.指导学生参加亚龙杯-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大赛获二等奖 |
||||
4.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裁判 |
4.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技能大赛获国家三等奖 |
||||
5.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专家、裁判 |
5.实训基地规划建设一等奖 |
||||
6.辽宁国宾员工技能大赛裁判 |
6.辽宁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
||||
7.华润置地员工技能大赛裁判 |
7.课题“高职楼宇智能化专业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与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获二等奖 |
||||
******委员会委员、高级顾问 |
8.沈阳市优质工程奖 |
||||
******委员会委员、特别顾问 |
9.课题“强化“典型岗位”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研究”获一等奖 |
||||
******集团理事 |
10.课题“关于构建强化”典型岗位“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研究”获优秀奖 |
4.4 兼职教师
******消防工程企业等工程技术人员。所有专兼职教师均具有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校企联合开发订单班特色教材4本,校企合作开发课程2门。
专业依托教育教学培训基地,注重校企深度融合,以横向课题、专利等项目为载体,定期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邀请企******学校听评课,随机挑选专业课程进入课堂听课,课后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改进意见。
5.教学基本条件
5.1 教学设施
本专业建有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筑设备生产与工程技术服务实训场,拥有建筑智能安防技术一体化教室、建筑设备自动化一体化教室、电工一体化教室、电子一体化教室、PLC一体化教室、单片机一体化教室、计算机网络一体化教室、预算造价一体化教室、建筑设备工程VR工作室、电气照明施工一体化教室、供配电一体化教室、电气工程综合实训场等场所,电气自动化研发孵化基地,生态节能实训基地,能够满足专业教学使用。在教学过程中,Step7软件、AutoCAD软件、中望软件、rivet 软件等专业软件服务PLC控制器应用、建筑电气工程识图与绘图、建筑电气工程预算、BIM 技术应用等多门课程教学。
******有限公司和建立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与沈阳肯创鑫鼎和北京锐聚科技建立******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
5.2 教学资源
************委员会,严格规范教材选用和开发工作。教材选用以建筑电气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为基础, 结合行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企业需求为着******学院“双核心”培养。
表1 馆藏图书资料一览表
纸质图书(万册) |
专业期刊(种) |
||
总册数 |
本学年新增数 |
中文纸质专业期刊 |
电子专业期刊 |
31.5653 |
0.6375 |
139 |
4000 |
表2 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情况一览表
课程 |
配套资源 |
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 |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综合布线教学资源库 Cisco、H3C仿真实训软件 |
PLC控制器应用 |
西门子PLC教学资源库 西门子PLC(s7-200)系列编程软件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
建筑电气识图与绘图 |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AutoCAD和中望CAD软件 |
BIM技术应用 |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Revit软件 |
建筑电气工程预算 |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预算教学资源库、广联达安装工程预算软件 |
******消防工程技术 |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教学资源科、工程资源库 |
建筑电气控制工程 |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视频、微课、动画 |
建筑设备监控技术 |
超星平台在线开放课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资源库动画 |
5.3 实训教学条件
为加强实训课程的精细化管理,我校制定了《实训室学生守则》、《实训室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实训室卫生管理制度》、《实训场地安全管理制度》、《耗材使用管理制度》等,实验实训中心对各实训场所所用仪器设备由各实训室管理人员负责管理,设备借进借出要办理相应手续,各实训室调用要进行登记,仪器设备及其附件定位存放。按“先计划→再采购→专人验收、入库→登记、领取,分散使用管理→学期末清核库存”的流程进行管理。
目前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有建筑智******集团等15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资源完全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和顶岗实习需求。专业办学以来,十分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依托三定培养,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满足本专业培养需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契合程度,提高办学实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5.4 顶岗实习
(1)岗位实习工作计划
实习当年6月30日前:汇总学生实习单位及实习去向;完成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网上录入工作,指导自主实习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网上系统的申请。
当年8月31日前:学生实习企业走访;答疑、联系、指导;
当年12月31日前:答疑、联系、指导;
第二年1月31日前:答疑、联系、指导:指导学生准备实习总结撰写;
第二年2月1日前:学生实习企业走访;答疑、联系、指导;实习总结格式,撰写方向确定;
第二年3月31日前:常规答疑、联系、指导;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总结初稿;
第二年4月30日前:常规答疑、联系、指导;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总结二稿;
第二年5月15日前:常规答疑、联系、指导;指导学生实习总结定稿;打印装订;制作答辩PPT;
第二年5月25日前:指导学生准备答辩。
(2)对指导教师要求
指导教师应提交9篇实习指导记录,每月一篇,每月7日前完成上一月指导记录。指导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习单位及实习情况,每月在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对学生的跟岗实习日志和月报进行总结并给予专业建议,同时要督促学生每天完成跟岗实习日记并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实习指导期间通过QQ、微信、微博、电话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给予相应的指导。每月至少联系4次。学生提交的日志及月报应在7天内查看并评价。每日对学生进行考勤,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
(3)对学生要求
在系统中申请考勤地点认证,每天按时考勤并提交一篇实习日志,每月提交一篇月报。实习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实习单位的考勤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先请假;要严格执行实习单位的保密纪律,严守商业秘密;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有重要的事情应及时与辅导员、指导老师联系。实习期间要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企业、单位经营性质和特点,了解并掌握岗位所需需技能和能力,熟练相关软件的操作,虚心向前辈学习经验,做到嘴勤、手勤、腿勤。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在短时间内上岗打下基础。实习过程中,原则上实习学生不得随意变动实习岗位,因特殊情况要求调整实习单位或岗位的学生,须在网上提出申请,并报告指导教师。实习过程中要认真学习积累资料,实习结束按系里要求提交不少于3000字实习总结,并参加毕业答辩。
(4)成绩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教学环节将对实习期间表现、日记及报告进行综合评判。
优秀标准:单位反馈意见很好;实习态度认真,日志内容详实;实习总结全面真实深刻。
良好标准:单位反馈意见良好;实习态度较认真,日志内容较详实;实习总结较全面真实深刻。
中等标准:单位反馈意见一般;实习态度尚可,日志内容真实;实习总结真实。
及格标准:单位反馈意见一般;实习态度一般,日志内容基本真实;实习总结基本真实。
不及格标准:单位反馈意见不好;实习态度较差,日志内容不真实;实习总结不全面、不真实。
表3 岗位实习考核方法
序号 |
考核内容 |
权重 |
1 |
日报(含月报) |
30% |
2 |
总结报告 |
50% |
3 |
综合表现 |
20% |
合计 |
100% |
6.专业建设成效
通过不断深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落实产教融合机制,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已加入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辽宁省区域品牌专业。
2012 年以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启动网络课程建设,积极探索特色化教学模式和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自学和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支持。目前所有课程均在超星平台设置在线开放课,课程资源以动画、微课为主,并积极开发交互式、虚拟仿真等高水平数字化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3门课程入选辽宁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联合企业开始建设《建筑电气控制工程》精品课,通过两年的建设已经相对完善。
本专业目前课程教材开发出版正式教材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编程与系统设计精讲》等,其中《安装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已被评为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第3版)》获评辽宁省“十四五”规划教材。校企联合开发订单班特色教材《电气控制柜安装配线实训指导书》等 4 本。
通过对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显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用人单位对专业满意度为 97.71%。校友对专业满意度为 97.83%。近三年毕业生人数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年均就业率为94.94%。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涌现出大批就业先进典型,成为了建筑智能行业的专家和骨干,助力建筑智能行业发展。
(二)定性评价
1.专业顶层设计
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围绕建筑城市建设行业的需求******学院 ******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学校构建和完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全面培养的“双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要求以及结合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群的 “四课联动、双线并进”特色培养模式,构建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三化三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技能、素质”分阶并进、分层培养、分块选修的载体平台体系,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
按照教育部文件《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等五个层面******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进行专业质量保证体系的整体设计、组织体系搭建、标准体系完善、自我诊改工作推进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诊改工作。三年来,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建设成效突出。
******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为基本依据,本专业构建了数据分析与社会调研相结合、诊断改进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专业建设与教学实施相结合的常态化、周期性******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合作,完成《专业剖析与诊改咨询服务项目》。发现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优化和改进,使各专业掌握其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及招生就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晰今后改进的方向。
******学院修订了《行业企业专家评教评学实施办法》。聘请了行业企业专家参******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构建了专业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具有监控、预警、激励功能的督促检查反馈机制,有效实施过程性动态监测。通过开展常态化自我诊改工作,本专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三教”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卓有成效。
3.三教改革
******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十四五”期间师资队伍整体发展如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加大建设经费投入。
************委员会,严格规范教材选用和开发工作。每年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都需要根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及时调整更新选用和编写教材建议。在开发专业课教材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编写难度适中、语言规范、适应行业未来趋势发展的立体化教材。
教法改革中,主要通过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推进“一体化项目课程”实施、考核方式改革、培训交流、企业专家进课堂等多种形式提升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坚持对接行业转型升级,认真学习《国务******委员会作用,加强与辽宁龙头企业合作,结合行业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本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不断深挖专业优势,推进订单定制、学徒制班、1+X 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保障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委员会,行业企业人员占50%,确保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在专业指导******************************有限公司建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不断探索适合专业发展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智能建造产业技术发展,为辽宁数字化转型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大力推进“订单、定制、定向”培养模式,采用工学一体的新培养模式,聘请企业导师为订单培养核心,校内导师协助企业导师完善育人成果的方式,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人才,育人成效显著提高,校内、校外导师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打造校内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等多条育人渠道,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引领作用,工学结合,促进高技能培养,成效显著。专业工学结合,注重高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多次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40人次,大幅度提升专业影响力,为辽宁省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5.服务辽宁
******消防、建筑设备监控等技术领域的发展与转型升级,聚焦建筑智能行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通,助力辽宁产业发展。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现有在校学生 183人,近三******学校品牌效应、专业岗位优势、就业前景明朗等原因超过90%。
******有限公司员工提供专业技能提升培训,2019年举办两期培训班累计培训企业职工200余人。近三年来,还先后面向行业企业开展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岗位技能培训、省住建厅现场施工人员培训、农村建筑工************有限公司的专业工程师进行了专业理论和技术技能专题培训,专业培训覆盖面不断扩大。为辽宁省第二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大赛,2024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辽宁省选拔赛提供比赛场地及技术支持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开办以来,始终紧密围绕行业需求办专业,专业建设因与产业契合度高受到辽宁地区相关行业企业的认可,毕业生在辽企******学院、订单班、学徒制班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促进专业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确保毕业生毕业就上岗,上岗就顶用,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近三年来,毕业生对专业满意度为 97.4%,用人单位对专业满意度为97.71%。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存在一些滞后性,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将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更好的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2.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走进企业实践,有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教师掌握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与方向,实现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践教学环节有待进一步强化
******学校期间能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必须有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保证,要根据专业教学特点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对设备与场地不断改造与完善。
(二)改进措施
1.工作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学院中心工作,为了开展更多的创新活动,应对新形势,不断改革创新,在观念上创新、在方法上创新、在形式上创新。
2.校企合作需进一步深化
专业与行业协会和省内众多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合作有关系,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有所不足,在未来建设的过程中,还应拓宽企业,探索更深入的合作,多样化的合作。
3.教学团队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专业已形成一支良好的“双师”教学团队,还需要加强教师对行业最新发展状况的了解,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市场动态。下一步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积极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及入进企业实践锻炼,多积累工作能力与经验,不断加强自素的综合素质。 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五、自评结果
(一)定量结论
依据辽宁省星级评估定量指标体系,经过自评,全部23个二级指标中,五星21个,四星2个,三星0个,自评结论:五星,具体如下:
表4 定量评价指标自评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自评等级 |
|
1. 培养目标 |
1.1 |
培养目标的制定 |
五星 |
1.2 |
培养目标的执行 |
五星 |
|
1.3 |
培养目标的达成 |
五星 |
|
2. 培养规格 |
2.1 |
素质 |
五星 |
2.2 |
知识 |
五星 |
|
2.3 |
能力 |
五星 |
|
3. 课程体系 |
3.1 |
课程设置 |
五星 |
3.2 |
学时安排 |
五星 |
|
4. 师资队伍 |
4.1 |
队伍结构 |
五星 |
4.2 |
专任教师 |
五星 |
|
4.3 |
专业带头人 |
五星 |
|
4.4 |
兼职教师 |
五星 |
|
5. 教学基本条件 |
5.1 |
教学设施 |
五星 |
5.2 |
教学资源 |
五星 |
|
5.3 |
实训条件 |
五星 |
|
5.4 |
顶岗实习 |
五星 |
|
6. 专业建设成效 |
6.1 |
教学名师 |
五星 |
6.2 |
精品课程 |
五星 |
|
6.3 |
规划、精品、统编教材 |
五星 |
|
6.4 |
重点专业 |
四星 |
|
6.5 |
特色专业 |
四星 |
|
6.6 |
教学成果奖 |
五星 |
|
6.7 |
社会声誉 |
五星 |
(二)定性结论
依据辽宁省星级评估定性指标体系,经过自评,全部16个二级指标中,五星16个,四星0个,三星0个,自评结论:五星,具体如下:
表5 定性评价指标自评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自评等级 |
|
1.专业顶层设计 |
1.1 |
专业发展规划 |
五星 |
1.2 |
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
五星 |
|
1.3 |
专业培养方案 |
五星 |
|
2.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 |
2.1 |
教学管理制度 |
五星 |
2.2 |
质量保障与改进机制 |
五星 |
|
2.3 |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 |
五星 |
|
2.4 |
专业教学持续改进效果 |
五星 |
|
3.“三教”改革 |
3.1 |
教师改革 |
五星 |
3.2 |
教材改革 |
五星 |
|
3.3 |
教法改革 |
五星 |
|
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4.1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
五星 |
4.2 |
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聚焦高技能培养 |
五星 |
|
5.服务辽宁 |
5.1 |
专业与辽宁产业契合度 |
五星 |
5.2 |
专业在辽招生、就业情况 |
五星 |
|
5.3 |
专业对辽行业、企业技术服务 |
五星 |
|
5.4 |
专业在辽企业知名度,毕业生在辽企业满意度 |
五星 |